文/张梁
前言:
值此圣诞佳节来临之际,是人们了解耶稣基督的最佳时机,也是人们必须了解耶稣基督的时候;假若你没有了解(认识)耶稣基督,那么不管你以何种方式庆祝,你的圣诞节都毫无意义。
假若要用一段圣经来描述耶稣基督的生平,《以赛亚书》53章最适合不过了;当我们仔细去品味这章经文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基督的一生不就包含在这短短的十二节经文当中吗?从预言降生——降生——受苦——受难——复活、得胜,不都被这几节经文体现得淋漓尽致吗?
1、被讽刺的预言(53:1)
“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这是非常令人沮丧的一个回应,没人相信这看似荒唐却真实会发生的预言。挪亚的日子这样,所多玛、蛾摩拉的时候亦然,没有人愿意相信一件未曾发生的事。
“我们所传的(或作所传给我们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指他显神迹的能力)向谁显露呢?”“所传的”是指前面“仆人”篇中那些不能置信的受苦和辱骂的信息,无人相信。这发自先知怨叹的话,不由得联想到先知初次蒙召时在异象中上帝和他的对话,上帝告诉他百姓心被油蒙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经过许多年的实践,他现在有确实的体会了。
这样的尴尬一直到新约的时候才得以终结。“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太1:22)。这句话不但堵住了一切质疑之人的口,也是给传讲这预言之人一个珍贵的鼓励。至少此时,先知的委屈、无奈都被这一句话完全消除了。
2、降生时的惊险(53:2)
“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这十六个字概括集中形容了主耶稣降世为人短暂一生的经历和遭遇。诞生在马槽里,希律的追捕,逃亡埃及,归来隐居拿撒勒;从另一个角度看,这节经文又体现出耶稣那超人的生存能力。
祂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充满各样美丽、可爱的潜能,但这嫩芽却「出于干地」,是指从一个向来没有产生过好东西的环境中生出。一棵植物是从根获得营养的,这根也成为输送生命的通道。如果没有根的组织,植物是不能生存的。它若有根,虽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可能挣扎得生。
以赛亚的话给我们看见,主耶稣自己并不是从外面的环境去获得生命和能力。“如根出于干地”这句话还有更深一层的涵义,那就是说没有任何出乎环境的东西能够毁坏神子。地上的干旱不能使神的嫩芽枯萎。就是在最贫瘠,甚至有敌意的恶劣环境中,神子都能得胜有余。
3、坎坷的成长路(53:3)
“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
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描绘出这位和平之王在荒凉环境中的情景;虽然祂是神完美的仆人,以智慧行事,却难免在犯罪、堕落的阶层里被人误解。
这画面呈现了祂受苦的事工,祂是照在黑暗里的光,祂因这事工所受的苦也日益加剧。祂在神眼目中被看为美好,但人却不以为美,因此他们藐视祂。这种态度使祂心中充满忧伤,以致面容憔悴。人们看见祂,就转过脸来,不屑一顾,他们一点也不尊重祂。
敌视他的文士法利赛人包围着他,为的是找把柄控告他,散布各种谣言污蔑他;当被鬼附的人得到主医治欢天喜地时,法利赛人却丧失理智编排,说什么“这人是靠着鬼王别西卜赶鬼”。
十二个门徒中有一个出卖他;最亲密的三个门徒中的一个,竟三次不敢承认他是夫子。他为他所爱的犹太人奔走辛劳,传福音,治病人,呼唤他们悔改进天国,他们却宁愿要释放杀人犯巴拉巴,而给他戴荆棘冠冕,吐唾沫,戏弄他,呼喊要把他钉十字架。
这一切极为反常的遭遇,不正是应验他是被弃者的预言吗?
4、无辜的替罪者(53:4-10a)
按照常人的观点,忧患和痛苦,是上帝对某人的罪行给予的刑罚和击打。比如当年约伯的三个朋友,就认为约伯的遭灾是由于他的罪过;门徒看见生来瞎眼的人,就认为不是瞎子的罪,就是他父母犯罪。
这就是人们对苦难的第一解释。但先知的话紧接着就解释神仆人受苦的真正性质和价值:“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宣告了一个伟大的真理:他的受苦是替代人类的;他的痛楚是对人有益的。“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祂不只是和他们一同受苦,乃是为他们受苦,担当他们的忧患,背负他们的痛苦。
主担当我众人的罪孽,因为祂是主,祂能承受。祂似乎集中世人一切的罪污在祂的身上,当祂临死之前心中所感受的,好似污染的水流中最黑的秽物都流入泡沫浮沉的浊流。使徒彼得用一句话,说得简单与意味深长:「祂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
并且,祂担当人类这一切的罪都是心甘情愿的,“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祂虽然是无辜的,但却不为自己做任何的申诉,为的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赎罪祭,好彻底地洗净人类的一切罪污。
但是,神子这“一厢情愿”的替罪似乎是多余的?被救赎的人们并不领情!“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
5、永远的得胜者(53:10b-12)
“他必看见后裔,并且延长年日。”这里的“后裔”,是指上帝圣洁的选民,从基督的牺牲和死亡中才会产生复活生命的新样式以及上帝得赎教会的圣洁种类。
这也是神子救赎之后的一个必然结果。这里向人们诠释着祂的牺牲不是徒然的,祂的受死也不是这个救赎史的终结;“他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许多人因他的受苦牺牲得以脱离罪恶的刑罚,得蒙救赎承受永生,再没有什么比罪人得救,更能令主快乐了。希伯来书的作者有更深刻的分析:“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来12:2)
“有许多人,因认识我的义仆得称为义,并且他要担当他们的罪孽。”对于被救赎的人,这节经文足以使他们感到惊奇和得到安慰,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因自己的罪行或软弱而灰心绝望,必定会产生希望和信心,投靠在十字架前,仰望救主耶稣。这节经文也有力地证明,即使在旧约时代也并非什么都靠守律法得救,而是因信基督,认识义仆而得称为义。
这是基督一个伟大的、永远的得胜。首先,祂把世人们对得救的观念从遵守各种的繁文缛节和靠献不完的祭,转移到单单对祂的信仰。再者,祂也颠覆了人们对祂的态度:“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所以,我要使他与位大的同份,与强盛的均分掳物”这是一个何等大的改变?难道不足以体现祂那完美的得胜?
结语:
在这普天同庆,普世欢腾的季节里,但愿每一个人都知道:你为谁而庆,为谁欢腾?
当人们举办各种聚会,载歌载舞之时,但愿每一个人都知道:你为谁而唱,为谁而跳?
当大街小巷洋溢着圣诞的氛围,充满着圣诞的喜庆之时,但愿每一个人都知道:圣诞,谁诞?
这一切,都只为那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上帝独生的儿子!
张梁 传道
2013、5、31
ios系统用户无法直接赞赏,弟兄姊妹如有感动赞赏,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赞赏,金额随意。谢谢弟兄姊妹对光盐的支持!
关注该公众号